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和甘肃省文化厅主办,甘肃省临夏州委、州政府、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集团)、甘肃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甘肃新华影视新闻中心承办的第三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赛事,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于日前在金城兰州落下帷幕,11月2号晚在甘肃省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集团)演播大厅内进行了隆重的颁奖晚会。
“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是继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之后,评委组成规格最高,国内声乐界唯一的全国性高规格专业赛事,已在甘肃省会兰州成功举办了两届,受到全国越来越多音乐院校、国家级专业团体和业界人士的关注,大赛设民族组和民间组(原生态)两个类别的比赛,评委均由国内外著名声乐教育家、作词,作曲家、歌唱家、指挥家、音乐评论家组成。第三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的评委有:著名作曲家,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总政歌剧团艺术指导王祖皆将军;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主席,著名声乐教育家,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孟玲教授;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常务副主任,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郭祥义教授;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副主席,著名声乐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副主任王士魁教授;国家一级作曲家、指挥家,民族声乐教育家王志信;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牟炫甫;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西部民族音乐研究院院长黄金中教授;国家一级演员、中国十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天津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杜吉刚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剧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解放军艺术学院黄华丽教授;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吴碧霞教授。
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主席,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孟新洋教授;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人民政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刘江主任;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新华影视新闻中心方翔主任担任本届大赛监委,兰州市国信公证处参与了现场公证。
本届大赛吸引了全国近万名选手参加预选,经过近半年500多场次地激烈角逐,最终有130名选手了进入全国半决赛、决赛,入围选手来自总政歌舞团、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知名院校及专业团体,覆盖了四川、重庆、西藏、云南、贵州、内蒙古、辽宁、浙江、湖北、广东、湖南、江西、甘肃、宁夏、山西、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藏族、蒙古族、回族、裕固族、苗族、彝族、穿青族等多个民族选手和组合参与了民族及民间族的比赛。
为期三天的比赛,均采用现场打分并当场公布分数,确保了大赛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最终有 24名民族组选手和6组民间组选手脱颖而出,入围全国决赛。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选手海龙凭借一曲蒙古长调《山峰》,赢得评委们地一致青睐,以97.383的成绩摘得民间组金奖桂冠;而民间组选手陈家坡、刘桐则分别将民族组男声部金奖和民族组女声部金奖收入囊中。
本次决赛中,可谓高手如云,竞争激烈,各组别选手以最佳的状态应对比赛,面对来自全国的专家评委所组成的强大阵容,展现了各自的实力和风采。评委们则对每位参赛选手的参赛作品和表演做了认真细致地分析和评判,获得选手的认可与好评。
颁奖晚会上,黄金中、黄华丽、杜吉刚、王士魁和吴碧霞五位专家评委与三位金奖获得者分别上台演唱,一展歌喉,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的同时,也为晚会添彩助兴。
作为甘肃承办的高规格赛事,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让全国的选手们云集兰州,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甘肃,也通过他们宣传了甘肃,使大赛“立足甘肃,走向全国,走遍世界”的理念得以发展和传播。同时,本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的成功举办,对推广和传播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倡导和推动音乐文化的繁荣将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了甘肃的知名度与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