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音乐艺术研究会      中国音乐艺术家协会                       
 
logo3

 

第六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声乐展演全国范围的选拔、选送赛已经全面展开,敬请关注官方网站的重要更新和通知

                                                                                                                   
栏目导航
报名热线

第六届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组委会办公室

地址:中国兰州通渭路1号

邮编:730000

电话:13005453311  18600033237  0931-2652658
传真:0931-2654102

邮箱:gsxhys@126.com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专家论坛
  专家论坛

浅论“中国民族声乐”

2011/5/11 11:17:31

信息内容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宽广、人口众多,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文明古国。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在中华大地上广为传播,对中华文明的进步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中国民族声乐为研究对象,运用了举例、比较、画图等多种方法力求全面的论述中国民族声乐。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中国古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本部分用断代体的方式分别论述了各个朝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概况。从远古时期简单、原始、朴素的声乐艺术萌芽说起,依次论述了处于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并初步发展时期的周朝,民族声乐艺术繁盛时期的汉、唐时代,民族声乐艺术兼容并包、蓬勃发展的宋、元时代以及以戏曲艺术为民族声乐艺术主流的明、清时代。笔者认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要得到全面发展,必须继承我国古代留下的丰厚遗产。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民族、民间艺术的发展概况。在本部分的论述中主要涉及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民歌演唱艺术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这里运用插图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我国民歌的范围和结构,依次从横向、纵向以及整体风格三个方面对我国民族民间演唱艺术特别是民歌艺术的范围和结构作出了划分,试图论证民歌演唱艺术在中国民族声乐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论述了曲艺说唱艺术和戏曲演唱艺术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本部分从两个方面详细地论述了曲艺说唱艺术和戏曲演唱艺术的发展。 首先,曲艺说唱艺术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字和音乐相结合的民族表演艺术,其发展源远流长,在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极其卓越的艺术成就。这里用概括的方式对中国戏曲演唱艺术品种的共性作了概括。 其次,我国的戏曲演唱艺术作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其在声乐方面有着较高的专业化发展和完整的体系。本部分主要论述了在历史以及当今影响较大的三个戏种——昆曲、梆子腔和京剧,分别详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又以昆曲和京剧为论述重点,从二者广泛的群众性,其职业化程度以及其理论研究高度和对外影响程度做了详细的论述。 最后得出结论: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要从曲艺说唱艺术和戏曲演唱艺术中吸取宝贵经验。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西洋美声唱法,西洋美声唱法经过了长时期地创新和发 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歌唱体系。本文首先以时间顺序详述了西洋美声唱 法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时期所取得的成就,而后从其发展历程中总结出了美声 唱法所具备的特点。最后得出结论: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应吸取美声唱发的精华, 二者“化合”在一起,开创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民族性的科学的中国民 族声乐。 第五部分,本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近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进程及其取得 的成就。本部分以时间为顺序从三个方面作出了论述。 第一方面主要论述了近代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在继承和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 首先,论述了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反映工农革命斗争和抗日救亡运动的群众 性演唱艺术;其次,论述了以黄自、赵元任为代表的理论学派的创作;最后,论 述了以黎锦晖为代表的城市流行时代小曲。以上的论述全面、系统地再现了近代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历程。 第二方面主要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及其取得的成就。这 一时期,由于党的“双百”方针的指引,学术界展开了“土洋之争”的争辩,而 这场争辩又推动了实践的发展。新中国解放后,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 较快的时期,主要表现在民族音乐家的广泛出现,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的不断涌 现,同时一批有成就的歌唱家把中国的民族声乐作品带到了世界舞台。“文革”时 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受到了阻碍,但仍然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民族声乐表 演艺术家。而“文革”之后,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又迎来了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第三方面主要论述了当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新时期,我国的民族声 乐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开创了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新篇章。这里主要从 演唱作品体裁的创新和民族声乐艺术声音的概念及演唱技巧两个方面讲述了新时 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第六部分,展望中国民族唱法。本部分从三个方面对中国民族唱法作出了展 望。首先,笔者介绍了我国民族声乐和西方声乐交流,交融的过程。论述主要集 中在五十年代初声乐界“土洋之争”的辩论,这场辩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管 哪种唱法的专家,都应该为发掘和研究我国民族传统唱法而努力,为创造我国声 乐学派而努力。其次,笔者从我国传统声乐训练与西洋美声唱法训练的相通之处 作出了论述,笔者认为学习西洋美声训练方法的目的是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服务, 最终还是应该以中国的传统语言训练方法为基础,来体现汉字的声音美感和字音 韵味。同时也举例证明了西洋美声唱法和中国民族唱法是没有鸿沟的。最后,笔 者在前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继承和发展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三条经验以及作为有中 争
[←]中国戏剧与中国民族声乐 [→]唱歌技巧和发声方法

中国音乐艺术家协会   中国民族声乐敦煌奖 © 2009-2026
咨询热线:0931-2652658  0931-2654102   ICP备案号:赣ICP备11002016号
地址:中国兰州硷沟沿335号   邮箱:gsxhys@126.com   技术支持:领新网络信息顾问机构

 

友情链接:甘肃新华影视新闻中心|中国国际声乐艺术研究会|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优酷|搜狐电视|MP3|伴奏翻唱|FC伴奏|中国原创音乐